产品服务
商机服务

招标查询

查预告 查招标 查中标

VIP项目

千里马项目信息

拟在建项目查询

正在报批、立项中的项目

商机推送

微信、邮件实时接收最新动态

企业智能管理

业务统一管理、商机自动分配

企业商情分析

潜在客户、竞争对手历史数据分析

标讯发布

发布招标信息

发布招标、采购信息

推荐招标专区

专属招标专区,提升信息曝光量

更多服务

找人脉

专业团队精确定位项目联系人

拓客宝

定位优质潜客资源

人脉通

拓展您的人脉资源

渠道宝

AI大数据帮您高效拓展渠道

数据商城

分行业商机分析、供应商筛选

数据定制

数据维度定制、BI、API定制等

|

企业套餐

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思山岭铁矿采选工程(一期1500万t/a)(一阶段750万t/a)

审批
辽宁-本溪-南芬区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31日
项目详情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千里马会员开放,如需查看完整内容请 或 拨打咨询热线: 400-688-2000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912********564490Q陈美山
刘翠平**省**市**区
**市**区思山岭满族乡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铁矿采选工程(一期1500万t/a)(一阶段750万t/a)
2021版本:009-铁矿采选;锰矿、铬矿采选;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B0810-B0810-铁矿采选
**省**市**区 思山岭满族乡
经度:123.7952 纬度: 41.19437****环境保护部
2014-06-06
环审〔2014〕136号****
2024-11-22457900
16324.82****
912********564490Q****集团****公司
912********794850F****公司
****0105MA1049WQ1N2024-12-11
2024-12-012024-12-10
2025-03-032025-03-28
https://www.js-eia.cn/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铁矿采选工程。****铁矿采选工程。
项目性质无变动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经部分核准内容调整后,一期采选矿石规模为1500万t/a,其中第一阶段建成采选矿石750万t/a。一期采选工程铁精粉产量为526万t/a,其中一阶段铁精粉产量为262万t/a。本次验收为一期1500万t/a一阶段验收,****铁矿石750万t/a。本次验收阶段一期采选工程一阶段铁精粉产量为262万t/a。
项目采选规模无变动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本项目年产全铁品味66%的铁精矿508万吨,其中一阶段铁精粉产量为262万t/a。 采用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工艺,设计采深-1200米~-600米,选矿工艺采用“粗碎+干式筛分+中碎+干式抛尾+细碎+湿式筛分+预磁选+球磨+粗磁选+精选”****铁矿。 项目主要原辅料为雷管、炸药,锅炉燃料为天然气。本次验收为一期1500万t/a一阶段验收,****铁矿石750万t/a。本次验收阶段一期采选工程一阶段铁精粉产量为262万t/a。 实际项目采用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工艺,实际采深为-1200m至-960m,实际选矿工艺为干式抛尾+中碎+干式筛分(20~0mm)+细碎+(-3mm)湿式筛分+预磁选+球磨+粗磁选。 实际主要原辅料为雷管、炸药,锅炉燃料为天然气,为发生变动。
本次验收选矿工艺将干式抛尾调整到第一步,减少了粗碎环节,中碎和干式筛分工序对调。工艺调整减少了粗碎环节粉尘的排放,不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①锅炉污染物:要求锅炉用燃料为压缩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工业锅炉烟气由高度为4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热水锅炉烟气由15m高烟囱有组织排放。②选场粉尘:选矿过程粗矿仓、转运站、筛分干选厂房、中碎厂房、细碎厂房、粉矿仓、湿式筛分及主厂房各产尘点设置吸尘罩,粉尘采用除尘效率不低于99.5%的布袋除尘器进行净化,净化后经不低于15m高的排气筒排放。③井下作业:井下作业采用湿式凿岩设备;爆破采用分段微差爆破,减少大块产生及二次爆破量;铲装作业过程洒水或注水防尘;井下4个破碎站分别设1套布袋除尘系统。④尾矿库扬尘:合理调度放矿,采用多支管分散放矿技术,减少干滩面积,控制干滩时间;春秋季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库内水位,减少干滩面积;尾矿库坝体永久性平台边坡及时覆土,覆土厚度不小于30cm,及时播草绿化,恢复植被;服务器满后对库面及时覆土及复垦绿化。⑤其它无组织扬尘:对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运输道路、废石场以及松散物料的装卸进行洒水增湿;加强道路两侧及废石场的绿化或植被恢复;车辆严禁超载,加盖篷布或使用带盖箱体密封车,松散物料采用密闭车辆运输等。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①井下涌水:井下涌水先经井下沉淀池沉淀后,自流至井下排水泵房水仓再次沉淀后,经坑内排水泵接力****处理站,经加药净化处理后泵送至生产水池。井下涌水用于选矿生产、锅炉补充水、设备冷却、冲洗车辆用水等环节,不外排。当井下涌水量为最大涌水量时,多余的部分可用于井下凿岩用水,另外还可以作为生产补充新水用于生产环节,进一步减少新水的取用。②选厂废水:选矿主厂房废水****搅拌站进行井下充填用水,其余经厂前精矿浓密后进入回用水池,不外排。充填搅拌站废水大部分由加压泵输送至回用水池,其余损失。选矿其它厂房产生的废水回用至选矿主厂房,不外排。③生活污水及其他环节废水:生活污水进入处理能力为85m3/h的GSH型一****设备处理,处理达到中水标准后全部回用。工业锅炉房、冲洗车辆、供水站产生的废水经收集后进入至厂区回用水池,不外排。④尾矿库水:在截渗坝与尾矿坝之间形成集水池,造浆时尾矿澄**进入集水池。实际废气污染防治措施:①工业锅炉房建设建设1台40t/h和1台25t/h的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4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生活(热水锅炉房)内建设1台2.8MW的热水锅炉,生活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1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锅炉全部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满足环评要求。②选厂粉尘:验收阶段:在粗矿仓、转运站、筛分干选厂房、中碎厂房、细碎厂房、粉矿仓、湿式筛分及主厂房各产尘点设置吸尘罩,粉尘采用滤筒除尘器净化,净化后经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环评要求。③ 井下粉尘:井下作业采用湿式凿岩设备;爆破采用分段微差爆破,减少大块产生及二次爆破量;铲装作业过程洒水或注水防尘。本次验收为一阶段750万t/a采选的验收,井下设置2个破碎站,分别设1套布袋除尘系统。满足环评阶段要求。④尾矿库扬尘:本次验收阶段暂不设尾矿库,尾矿增加脱水工艺,采用胶凝固结措施对选厂排出的尾矿进行胶结处理,进行废石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减少了尾矿库、输送系统建设产生的扬尘污染、生态破坏和环境风险,同时提前对废石场进行生态修复,有利于环境向好发展,不属于重大变动。⑤其他无组织扬尘:对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运输道路、废石场以及松散物料的装卸进行洒水增湿;加强道路两侧及废石场的绿化或植被恢复;车辆严禁超载,加盖篷布或使用带盖箱体密封车,松散物料采用密闭车辆运输等,满足环评要求。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①井下涌水先经井下沉淀池沉淀后,自流至井下排水泵房水仓再次沉淀后,经坑内排水泵接力****处理站,经加药净化处理后泵送至生产水池。井下涌水用于选矿生产、锅炉补充水、设备冷却、冲洗车辆用水等环节,不外排。当井下涌水量为最大涌水量时,多余的部分可用于井下凿岩用水及生产补充新水用于生产环节。验收阶段供水来源为井下涌水单一来源,****水库取水。②选厂废水:验收阶段:选矿主厂房废水、经厂前精矿浓密后进入回用水池,不外排。选矿其它厂房产生的废水回用至选矿主厂房,不外排。满足环评要求。③生活污水及其他环节废水:验收阶段,采**和办公生活区分别建设1座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2m3/h和5m3/h,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④尾矿废水:运行初期选矿由湿排改为干排,压滤尾矿废水直接回到生产系统。
选厂由于实际采用的除尘器处理能力增加,同环节共用1台除尘器,故除尘器总数量减少,不属于重大变动。尾矿库暂未建设,尾矿由湿排调整为干排工艺,减少了尾矿库的环境风险和生态破坏,不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井下涌水用于选矿生产、锅炉补充水、设备冷却、冲洗车辆用水等环节,不外排。选矿主厂房废水****搅拌站进行井下充填用水,其余经厂前精矿浓密后进入回用水池,不外排。充填搅拌站废水大部分由加压泵输送至回用水池,其余损失。选矿其它厂房产生的废水回用至选矿主厂房,不外排。生活污水进入处理能力为85m3/h的GSH型一****设备处理,处理达到中水标准后全部回用。工业锅炉房、冲洗车辆、供水站产生的废水经收集后进入至厂区回用水池,不外排。尾矿库水在截渗坝与尾矿坝之间形成集水池,造浆时尾矿澄**进入集水池。环评阶段,项目未设置废水排放口。 工业锅炉烟气由高度为4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热水锅炉烟气由15m高烟囱有组织排放。 选矿过程粗矿仓、转运站、筛分干选厂房、中碎厂房、细碎厂房、粉矿仓、湿式筛分及主厂房各产尘点设置吸尘罩,粉尘采用除尘效率不低于99.5%的布袋除尘器进行净化,净化后经不低于15m高的排气筒排放。 环评阶段要求选择低噪声设备,用吸声、隔声降噪、局部吸声技术,设置基础减振或软连接、设备外侧设置隔振沟等措施进行降噪,同时在厂界四周种植一定宽度的绿化林带进行隔声降噪。 对项目区各生产、生活功能单元根据其产生污染的可能性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和一般污染防治区。加油站、井下油 库、事故池、坑内排水原水池、充填搅拌系统矿浆池、搅拌槽和废机油暂存间等区域设为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0厘米/秒;化粪池、精矿浓密机、选矿主厂房、废水管线等区域设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尾矿库采用HDPE土工膜全库区水平防渗,尾矿坝的截渗坝下设帷幕灌浆,其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厘米/秒。建立地下水长期监控系统,对地下水进行长期动态观测,及时发现泄漏点并采取封堵措施。制定应急供水预案,及时解决受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环评阶段要求:运行期废石采矿废石全部用于井下充填;选矿过程废石一部分用作井下充填,一部分外售,余下部分送至废石场堆存。 矿山投产初期半年在形成采空区的过程中,尾矿输送至尾矿库堆存。投产后正常工况下全部尾矿用于井下充填。非正常工况也送往**沟尾矿库堆存。五年后系统运行稳定后,尾矿库闭库。 建设单位与当地环卫部门签订相应协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管理部门清运,集中处理。 产生污泥委托外运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在污泥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散落,避免对当地运输道路和景观产生影响。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维修机油残渣等属于危险废物,经集中收集后委托****进行处理。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制定监测计划,连续动态监测。验收阶段井下涌水用于选矿生产、锅炉补充水、设备冷却、冲洗车辆用水等环节,不外排。验收阶段供水来源为井下涌水单一来源,****水库取水。选矿主厂房废水、经厂前精矿浓密后进入回用水池,不外排。选矿其它厂房产生的废水回用至选矿主厂房,不外排。满足环评要求。采**和办公生活区分别建设1座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2m3/h和5m3/h,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尾矿废水:运行初期选矿由湿排改为干排,压滤尾矿废水直接回到生产系统。验收阶段,项目未设置废水排放口。 验收阶段,工业锅炉房建设建设1台40t/h和1台25t/h的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4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生活(热水锅炉房)内建设1台2.8MW的热水锅炉,生活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1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在粗矿仓、转运站、筛分干选厂房、中碎厂房、细碎厂房、粉矿仓、湿式筛分及主厂房各产尘点设置吸尘罩,粉尘采用滤筒除尘器净化,净化后经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环评要求。 验收阶段各产生高噪声的主要设备分布在室内。具体的降噪措施有:选择低噪声设备,用吸声、隔声降噪、局部吸声技术,设置基础减振或软连接、设备外侧设置隔振沟等措施进行降噪,同时在厂界四周种植一定宽度的绿化林带进行隔声降噪。满足环评要求。 实际**进行了分区防渗。工业场地采取分区防渗,事故池、坑内排水原水池、充填搅拌系统矿浆池、搅拌槽和废机油暂存间等区域设为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0厘米/秒;化粪池、精矿浓密机、选矿主厂房、废水管线等区域设为一般污染防治区。验****加油站、井下油库和尾矿库,不对以上三区域进行防渗。企业建立了地下水长期监控系统,**设置了4眼监测井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验收阶段项目供水水源仅为地下涌水,****水库取水。 验收阶段:项目运行期井下采矿废石全部用于井下充填;选矿过程废石一部分用作井下充填,绝大部分外售,仅少量废石送至废石场堆存。 截止本次验收调查,暂未建设尾矿库。实际尾矿不进尾矿库,由湿排改为干排工艺,尾矿经压滤将含水率降低至15%后,自行利用制成砌块用于废石场的复垦。2025年达到充采平衡后,尾矿全部用于井下填充采空区。目前,废石场实际占地面积约25.86hm2,有效容积为970×104m3。结合运行效益、市场分析等,根据企业提供的采充平衡分析,预计到2025****铁矿即可达到充采平衡。 生活垃圾由垃圾桶暂存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日产日清,满足环评要求。 验收阶段,****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委托处置进行卫生填埋。 厂区内建设危废贮存点一座,废机油和废油桶收集后放置在危废贮存点贮存,定期委托本****公司处置(详见附件5),化验废液和废试剂瓶委托**中化****公司处置满足环评要求。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激预案并进行了备案。制定监测计划,连续动态监测。
项目未新增废水直接排放口,不属于重点变动。 项目未新增废气主要排放口,不属于重大变动。 噪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未发生变化。 不设尾矿库,采用胶凝固结措施对选厂排出的尾砂进行胶结处理回填废石场,对废石场进行复垦和生态修复,减少了尾矿输送系统建设产生的生态破坏,同时提前对废石场进行生态修复,有利于环境向好发展,不属于重大变动。 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未弱化或降低,不属于重大变动。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铁矿采选工程。****铁矿采选工程。
项目性质无变动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经部分核准内容调整后,一期采选矿石规模为1500万t/a,其中第一阶段建成采选矿石750万t/a。一期采选工程铁精粉产量为526万t/a,其中一阶段铁精粉产量为262万t/a。本次验收为一期1500万t/a一阶段验收,****铁矿石750万t/a。本次验收阶段一期采选工程一阶段铁精粉产量为262万t/a。
项目采选规模无变动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本项目年产全铁品味66%的铁精矿508万吨,其中一阶段铁精粉产量为262万t/a。采用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工艺,设计采深-1200米~-600米,选矿工艺采用“粗碎+干式筛分+中碎+干式抛尾+细碎+湿式筛分+预磁选+球磨+粗磁选+精选”****铁矿。项目主要原辅料为雷管、炸药,锅炉燃料为天然气。本次验收为一期1500万t/a一阶段验收,****铁矿石750万t/a。本次验收阶段一期采选工程一阶段铁精粉产量为262万t/a。实际项目采用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工艺,实际采深为-1200m至-960m,实际选矿工艺为干式抛尾+中碎+干式筛分(20~0mm)+细碎+(-3mm)湿式筛分+预磁选+球磨+粗磁选。实际主要原辅料为雷管、炸药,锅炉燃料为天然气,为发生变动。
本次验收选矿工艺将干式抛尾调整到第一步,减少了粗碎环节,中碎和干式筛分工序对调。工艺调整减少了粗碎环节粉尘的排放,不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①锅炉污染物:要求锅炉用燃料为压缩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工业锅炉烟气由高度为4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热水锅炉烟气由15m高烟囱有组织排放。②选场粉尘:选矿过程粗矿仓、转运站、筛分干选厂房、中碎厂房、细碎厂房、粉矿仓、湿式筛分及主厂房各产尘点设置吸尘罩,粉尘采用除尘效率不低于99.5%的布袋除尘器进行净化,净化后经不低于15m高的排气筒排放。③井下作业:井下作业采用湿式凿岩设备;爆破采用分段微差爆破,减少大块产生及二次爆破量;铲装作业过程洒水或注水防尘;井下4个破碎站分别设1套布袋除尘系统。④尾矿库扬尘:合理调度放矿,采用多支管分散放矿技术,减少干滩面积,控制干滩时间;春秋季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库内水位,减少干滩面积;尾矿库坝体永久性平台边坡及时覆土,覆土厚度不小于30cm,及时播草绿化,恢复植被;服务器满后对库面及时覆土及复垦绿化。⑤其它无组织扬尘:对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运输道路、废石场以及松散物料的装卸进行洒水增湿;加强道路两侧及废石场的绿化或植被恢复;车辆严禁超载,加盖篷布或使用带盖箱体密封车,松散物料采用密闭车辆运输等。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①井下涌水:井下涌水先经井下沉淀池沉淀后,自流至井下排水泵房水仓再次沉淀后,经坑内排水泵接力****处理站,经加药净化处理后泵送至生产水池。井下涌水用于选矿生产、锅炉补充水、设备冷却、冲洗车辆用水等环节,不外排。当井下涌水量为最大涌水量时,多余的部分可用于井下凿岩用水,另外还可以作为生产补充新水用于生产环节,进一步减少新水的取用。②选厂废水:选矿主厂房废水****搅拌站进行井下充填用水,其余经厂前精矿浓密后进入回用水池,不外排。充填搅拌站废水大部分由加压泵输送至回用水池,其余损失。选矿其它厂房产生的废水回用至选矿主厂房,不外排。③生活污水及其他环节废水:生活污水进入处理能力为85m3/h的GSH型一****设备处理,处理达到中水标准后全部回用。工业锅炉房、冲洗车辆、供水站产生的废水经收集后进入至厂区回用水池,不外排。④尾矿库水:在截渗坝与尾矿坝之间形成集水池,造浆时尾矿澄**进入集水池。实际废气污染防治措施:①工业锅炉房建设建设1台40t/h和1台25t/h的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4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生活(热水锅炉房)内建设1台2.8MW的热水锅炉,生活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1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锅炉全部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满足环评要求。②选厂粉尘:验收阶段:在粗矿仓、转运站、筛分干选厂房、中碎厂房、细碎厂房、粉矿仓、湿式筛分及主厂房各产尘点设置吸尘罩,粉尘采用滤筒除尘器净化,净化后经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环评要求。③ 井下粉尘:井下作业采用湿式凿岩设备;爆破采用分段微差爆破,减少大块产生及二次爆破量;铲装作业过程洒水或注水防尘。本次验收为一阶段750万t/a采选的验收,井下设置2个破碎站,分别设1套布袋除尘系统。满足环评阶段要求。④尾矿库扬尘:本次验收阶段暂不设尾矿库,尾矿增加脱水工艺,采用胶凝固结措施对选厂排出的尾矿进行胶结处理,进行废石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减少了尾矿库、输送系统建设产生的扬尘污染、生态破坏和环境风险,同时提前对废石场进行生态修复,有利于环境向好发展,不属于重大变动。⑤其他无组织扬尘:对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运输道路、废石场以及松散物料的装卸进行洒水增湿;加强道路两侧及废石场的绿化或植被恢复;车辆严禁超载,加盖篷布或使用带盖箱体密封车,松散物料采用密闭车辆运输等,满足环评要求。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①井下涌水先经井下沉淀池沉淀后,自流至井下排水泵房水仓再次沉淀后,经坑内排水泵接力****处理站,经加药净化处理后泵送至生产水池。井下涌水用于选矿生产、锅炉补充水、设备冷却、冲洗车辆用水等环节,不外排。当井下涌水量为最大涌水量时,多余的部分可用于井下凿岩用水及生产补充新水用于生产环节。验收阶段供水来源为井下涌水单一来源,****水库取水。②选厂废水:验收阶段:选矿主厂房废水、经厂前精矿浓密后进入回用水池,不外排。选矿其它厂房产生的废水回用至选矿主厂房,不外排。满足环评要求。③生活污水及其他环节废水:验收阶段,采**和办公生活区分别建设1座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2m3/h和5m3/h,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④尾矿废水:运行初期选矿由湿排改为干排,压滤尾矿废水直接回到生产系统。
选厂由于实际采用的除尘器处理能力增加,同环节共用1台除尘器,故除尘器总数量减少,不属于重大变动。尾矿库暂未建设,尾矿由湿排调整为干排工艺,减少了尾矿库的环境风险和生态破坏,不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选厂由于实际采用的除尘器处理能力增加,同环节共用1台除尘器,故除尘器总数量减少,不属于重大变动。尾矿库暂未建设,尾矿由湿排调整为干排工艺,减少了尾矿库的环境风险和生态破坏,不属于重大变动。验收阶段井下涌水用于选矿生产、锅炉补充水、设备冷却、冲洗车辆用水等环节,不外排。验收阶段供水来源为井下涌水单一来源,****水库取水。选矿主厂房废水、经厂前精矿浓密后进入回用水池,不外排。选矿其它厂房产生的废水回用至选矿主厂房,不外排。满足环评要求。采**和办公生活区分别建设1座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2m3/h和5m3/h,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尾矿废水:运行初期选矿由湿排改为干排,压滤尾矿废水直接回到生产系统。验收阶段,项目未设置废水排放口。 工业锅炉房建设建设1台40t/h和1台25t/h的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4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生活(热水锅炉房)内建设1台2.8MW的热水锅炉,生活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1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在粗矿仓、转运站、筛分干选厂房、中碎厂房、细碎厂房、粉矿仓、湿式筛分及主厂房各产尘点设置吸尘罩,粉尘采用滤筒除尘器净化,净化后经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环评要求。 各产生高噪声的主要设备分布在室内。具体的降噪措施有:选择低噪声设备,用吸声、隔声降噪、局部吸声技术,设置基础减振或软连接、设备外侧设置隔振沟等措施进行降噪,同时在厂界四周种植一定宽度的绿化林带进行隔声降噪。满足环评要求。 实际**进行了分区防渗。工业场地采取分区防渗,事故池、坑内排水原水池、充填搅拌系统矿浆池、搅拌槽和废机油暂存间等区域设为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0厘米/秒;化粪池、精矿浓密机、选矿主厂房、废水管线等区域设为一般污染防治区。验****加油站、井下油库和尾矿库,不对以上三区域进行防渗。企业建立了地下水长期监控系统,**设置了4眼监测井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验收阶段项目供水水源仅为地下涌水,****水库取水。 项目运行期井下采矿废石全部用于井下充填;选矿过程废石一部分用作井下充填,绝大部分外售,仅少量废石送至废石场堆存。 截止本次验收调查,暂未建设尾矿库。实际尾矿不进尾矿库,由湿排改为干排工艺,尾矿经压滤将含水率降低至15%后,自行利用制成砌块用于废石场的复垦。2025年达到充采平衡后,尾矿全部用于井下填充采空区。目前,废石场实际占地面积约25.86hm2,有效容积为970×104m3。结合运行效益、市场分析等,根据企业提供的采充平衡分析,预计到2025****铁矿即可达到充采平衡。 生活垃圾由垃圾桶暂存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日产日清,满足环评要求。 验收阶段,****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委托处置进行卫生填埋。 厂区内建设危废贮存点一座,废机油和废油桶收集后放置在危废贮存点贮存,定期委托本****公司处置(详见附件5),化验废液和废试剂瓶委托**中化****公司处置满足环评要求。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激预案并进行了备案。制定监测计划,连续动态监测。
项目未新增废水直接排放口,不属于重点变动。 项目未新增废气主要排放口,不属于重大变动。 噪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未发生变化。 不设尾矿库,采用胶凝固结措施对选厂排出的尾砂进行胶结处理回填废石场,对废石场进行复垦和生态修复,减少了尾矿输送系统建设产生的生态破坏,同时提前对废石场进行生态修复,有利于环境向好发展,不属于重大变动。 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未弱化或降低,不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0 0.012 0 0 0 0.012 0.012 /
0 3.145 24.3 0 0 3.145 3.145 /
0 26.14 0 0 0 26.14 26.14 /
0 0 0 0 0 0 0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回用水池 / 下涌水先经井下沉淀池沉淀后,自流至井下排水泵房水仓再次沉淀后,经坑内排水泵接力****处理站,经加药净化处理后泵送至生产水池。井下涌水用于选矿生产、锅炉补充水、设备冷却、冲洗车辆用水等环节,不外排。选矿主厂房废水、经厂前精矿浓密后进入回用水池,不外排。选矿其它厂房产生的废水回用至选矿主厂房,不外排。运行初期选矿由湿排改为干排,压滤尾矿废水直接回到生产系统。 无需开展监测
2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验收阶段,采**和办公生活区分别建设1座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2m3/h和5m3/h,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 无需开展监测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天然气锅炉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标准限值要求 工业锅炉房建设建设1台40t/h和1台25t/h的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4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生活(热水锅炉房)内建设1台2.8MW的热水锅炉,生活锅炉烟气通过高度为15m的烟囱有组织排放。锅炉全部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公司于2024年12月11日~12月16日对生产锅炉、生活锅炉排放口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生产锅炉排气筒颗粒物最大折算浓度为10.7mg/m3、SO2最大折算浓度<6mg/m3、NOx最大折算浓度为152mg/m3、烟气黑度<1,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标准限值要求;生活锅炉排气筒颗粒物最大折算浓度为6.7mg/m3、SO2最大折算浓度<4mg/m3、NOx最大折算浓度为31mg/m3、烟气黑度<1,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标准限值要求。
2 布袋除尘器 《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012)中**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在粗矿仓、转运站、筛分干选厂房、中碎厂房、细碎厂房、粉矿仓、湿式筛分及主厂房各产尘点设置吸尘罩,粉尘采用滤筒除尘器净化,净化后经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环评要求。 ****公司于2024年12月11日~12月16日对个布袋除尘器排气筒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选矿厂的矿石运输、转载、矿仓、破碎、筛分环节各排气筒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14.17mg/m3,满足《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012)中**企业20mg/m3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4#转运站、矿石胶带、1#转运站、粉矿仓的除尘效率在99.52%~99.65%范围内,满足环评文件中要求的除尘效率不低于99.5%的要求。
3 无组织扬尘控制措施 《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012)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井下作业采用湿式凿岩设备;爆破采用分段微差爆破,减少大块产生及二次爆破量;铲装作业过程洒水或注水防尘。本次验收阶段暂不设尾矿库,尾矿增加脱水工艺,采用胶凝固结措施对选厂排出的尾矿进行胶结处理,进行废石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减少了尾矿库、输送系统建设产生的扬尘污染、生态破坏和环境风险,同时提前对废石场进行生态修复,有利于环境向好发展,不属于重大变动。对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运输道路、废石场以及松散物料的装卸进行洒水增湿;加强道路两侧及废石场的绿化或植被恢复;车辆严禁超载,加盖篷布或使用带盖箱体密封车,松散物料采用密闭车辆运输等,满足环评要求。 ****公司于2024年12月11日~12月16日对厂界无组织废气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选矿厂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最大浓度值为151μg/m3,废石场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最大浓度值为155μg/m3,均满足《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012)中1.0mg/m3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基础减振,吸声、降噪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及4a类要求。 各产生高噪声的主要设备分布在室内。具体的降噪措施有:选择低噪声设备,用吸声、隔声降噪、局部吸声技术,设置基础减振或软连接、设备外侧设置隔振沟等措施进行降噪,同时在厂界四周种植一定宽度的绿化林带进行隔声降噪。满足环评要求。 ****公司于2024年12月11日~12日对厂界四周噪声值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生活区昼间厂界最大值为59dB(A)、夜间厂界最大值为44dB(A),工业广场昼间厂界最大值为57dB(A)、夜间厂界噪声最大值为44dB(A),废石场昼间厂界最大值为53dB(A)、夜间厂界噪声最大值为40dB(A),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2类标准要求,工业广场南侧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昼间70dB(A)、夜间55dB(A)的4类标准要求。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对项目区各生产、生活功能单元根据其产生污染的可能性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和一般污染防治区。加油站、井下油库、事故池、坑内排水原水池、充填搅拌系统矿浆池、搅拌槽和废机油暂存间等区域设为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0厘米/秒;化粪池、精矿浓密机、选矿主厂房、废水管线等区域设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尾矿库采用HDPE土工膜全库区水平防渗,尾矿坝的截渗坝下设帷幕灌浆,其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厘米/秒。建立地下水长期监控系统,对地下水进行长期动态观测,及时发现泄漏点并采取封堵措施。制定应急供水预案,及时解决受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实际**进行了分区防渗。工业场地采取分区防渗,事故池、坑内排水原水池、充填搅拌系统矿浆池、搅拌槽和废机油暂存间等区域设为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0厘米/秒;化粪池、精矿浓密机、选矿主厂房、废水管线等区域设为一般污染防治区。验****加油站、井下油库和尾矿库,不对以上三区域进行防渗。企业建立了地下水长期监控系统,**设置了4眼监测井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验收阶段项目供水水源仅为地下涌水,****水库取水。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本项目运行期废石包括采矿过程产生的废石、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采矿废石全部用于井下充填;选矿过程废石一部分用作井下充填,一部分外售,余下部分送至废石场堆存。废石属于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废石场存放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标准的要求。 项目运行期井下采矿废石全部用于井下充填;选矿过程废石一部分用作井下充填,绝大部分外售,仅少量废石送至废石场堆存。
2 矿山投产初期半年在形成采空区的过程中,尾矿输送至尾矿库堆存。投产后正常工况下全部尾矿用于井下充填。非正常工况也送往**沟尾矿库堆存。尾矿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属于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输送至尾矿库存放可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标准的要求。五年后系统运行稳定后,尾矿库闭库。 截止本次验收调查,暂未建设尾矿库。实际尾矿不进尾矿库,由湿排改为干排工艺,尾矿经压滤将含水率降低至15%后,自行利用制成砌块用于废石场的复垦。2025年达到充采平衡后,尾矿全部用于井下填充采空区。目前,废石场实际占地面积约25.86hm2,有效容积为970×104m3。结合运行效益、市场分析等,根据企业提供的采充平衡分析,预计到2025****铁矿即可达到充采平衡。
3 建设单位与当地环卫部门签订相应协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管理部门清运,集中处理。 生活垃圾由垃圾桶暂存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日产日清,满足环评要求。
4 本项目所产污泥委托外运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在污泥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散落,避免对当地运输道路和景观产生影响。 验收阶段,****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委托处置进行卫生填埋。
5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维修机油残渣等属于危险废物,属于HW08废矿物油(900-210-08)油/水分离设施产生的废油、污泥,经集中收集后委托****进行处理。 厂区内建设危废贮存点一座,废机油和废油桶收集后放置在危废贮存点贮存,定期委托本****公司处置(详见附件5),化验废液和废试剂瓶委托**中化****公司处置满足环评要求。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项目需针对该工程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采选厂、尾矿库、废石场、道路的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措施主要是对陆续服务期满的废石场、尾矿库顶部进行平整、覆土、绿化或恢复植被、复垦。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对陆续服务期满的废石场进行削坡处理、修建缓冲平台,坡面进行绿化和落实水保方案提出的植物措施,减少雨季废石场水土流失量。针对地质灾害采取的防范措施有废石场的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建立缓冲平台,沟底将要被占压的捌木、软岩层或土层予以清除,合理安排废石场的结构,应按岩石的种类、性能和块度大小分层堆置,同时设置废石场完善的排水系统,使废石场顶部平台上的排水系统要与坡面排水系统相连。在废石场下游和采矿境界周边设置防护网,并棚立明显警示标志。选厂的主体工程竣工后,充分利用选厂区空地进行绿化,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选厂与尾矿库周边山坡及区内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与生态补偿;尾矿库运行期,尾矿堆积坝面及时进行覆土与种植草类绿化,防止扬沙和水土流失。 截止本次验收调查,废石场服务期未满,废石场设置了截洪沟,雨水不进入废石场,废石场下游修筑1000m3集水池和3座沉淀池,淋溶水在集水池及沉淀池内充分沉淀后回用于废石场洒水除尘,不外排。尾矿库暂不建设,尾矿增加脱水工艺,尾矿经压滤将含水率降低至15%后,采用胶凝固结措施对选厂排出的尾矿进行胶结处理,提**行废石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有利于环境向好发展。拟建尾矿库位置无需开展覆土及植被绿化等生态保护工作。已预留生态补偿和恢复资金。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本项目建立了严格的环境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同时,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保护局备案(备案编号:210505-2022-014-M)。 ****在建设、运营阶段对环境保护工作比较重视,管理机构已建立,环境管理职责明确,符合环保管理要求。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评阶段确定的项目搬**置方式结合新农村的建设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政府承担,搬**置纳入当地思山岭**乡规划内,统一集中安置。搬迁涉及采场、废石场、爆破器材库、尾矿库。需搬迁的村庄为思山岭街道所辖的三道河村1-2组、思山岭村的西塔山、大西沟、小西沟、小南沟;杨木沟村的大甸子、**沟共3个村庄,需搬**置合计154户616人。安置点为思山岭新村安置楼,位于思山岭村。截止本次验收调查,搬迁涉及采场、坑口服务楼、废石场(大西沟部分),需搬迁的村庄为思山岭村、大西沟村、后塔沟门、安置楼建设区和部分三道河村居民,共搬**置125户363人,其中后塔沟门的34户108人和安置楼建设区的29户18人为建设阶段新增的搬迁居民。小西沟部分废石场、尾矿库暂未建设,小西沟村民、杨木沟村居民根据项目发展情况实施征迁工作;爆破器材****广场北侧,实际位置不涉及村民搬迁,原拟建位置的小南沟村无需搬迁。
/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整治企业已预留生态补偿和恢复资金。初步设计阶段已考虑环境保护设计,在环保篇章中落实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及投资。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中明确了环保条款和责任,建设期开展了环境监理。
/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
/
/
/
/
/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2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3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4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5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6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7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8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9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不存在上述情况
验收结论 合格
温馨提示
1.该项目指提供国家及各省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住建委等部门进行的项目审批信息及进展,属于前期项目。
2.根据该项目的描述,可依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和跟进,避免错过。
3.即使该项目已建设完毕或暂缓建设,也可继续跟踪,项目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后续工程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