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912********2895847 | 王磊 |
王革 | **省**市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区海澜街西67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工业X射线探伤室建设项目 | |
| |
2021版本:17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 C35-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
| **省**市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 **区海澜街西67号 |
经度:122.19683 纬度: 40.63496 | ****生态环境厅 |
| 2021-06-24 |
辽环审表〔2021〕18号 | 无 |
| 405 |
140.04 | **** |
912********2895847 | 核工业二四0研究所 |
121********0045772 | 核工业二四0研究所 |
121********0045772 | 2025-02-01 |
| |
2025-02-25 | 2025-03-26 |
| http://www.****.com/news/395.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健全电离辐射防护制度,加强工作现场管理,建立各相关岗位工作制度及事故应急预案。 2.探伤室的建设和使用必须满足报告表及辐射防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3#厂房探伤室长34000毫米、宽11600毫米、高13500毫米,东侧为1600毫米厚混凝土、南侧为1700毫米厚混凝土、西侧为1700 毫米厚混凝土、北侧为2400毫米厚混凝土、顶棚为1400毫米厚混凝土、迷道为1000毫米厚混凝土。工件门为1700毫米厚混凝土电动门,上搭接为1000毫米,左右、下搭接为800毫米;人员门为8毫米铅当量的铅板手动门,下搭接为100毫米,左右、上搭接为200毫米。通风量为22000立方米/小时,4次/小时。4#厂房探伤室长22400毫米、宽13000毫米、高8400毫米,四周均为800毫米厚混凝土、顶棚为650毫米厚混凝土、迷道为8500毫米厚混凝土。工件门为850毫米厚电动门,下搭接为120毫米,左右、上搭接为400毫米;人员门为12毫米铅当量的铅板手动门,上搭接为150毫米,下搭接为100毫米,左右搭接为250毫米。通风量为10000立方米/小时,4次/小时。 3.探伤室门外显著位置悬挂规范的“当心电离辐射”标志牌,安装声光报警装置。 4.探伤室内设置足够的急停按钮开关;在适当位置安装监控摄像头,确保监控范围无死角。 5.配置辐射剂量监测仪器等设备,确保工作现场的辐射环境安全。 6.配备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和防护用品,加强对设备和防护装置的检修、维护。 7.洗片过程中产生的废显影液、废胶片等危险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 1.健全电离辐射防护制度,加强工作现场管理,建立各相关岗位工作制度及事故应急预案。 2.探伤室的建设和使用必须满足报告表及辐射防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3#厂房探伤室长34000毫米、宽11600毫米、高13500毫米,东侧为1600毫米厚混凝土、南侧为1700毫米厚混凝土、西侧为1700 毫米厚混凝土、北侧为2400毫米厚混凝土、顶棚为1400毫米厚混凝土、迷道为1000毫米厚混凝土。工件门为1700毫米厚混凝土电动门,上搭接为1000毫米,左右、下搭接为800毫米;人员门为8毫米铅当量的铅板手动门,下搭接为100毫米,左右、上搭接为200毫米。通风量为22000立方米/小时,4次/小时。4#厂房探伤室长22400毫米、宽13000毫米、高8400毫米,四周均为800毫米厚混凝土、顶棚为650毫米厚混凝土、迷道为8500毫米厚混凝土。工件门为850毫米厚电动门,下搭接为120毫米,左右、上搭接为400毫米;人员门为12毫米铅当量的铅板手动门,上搭接为150毫米,下搭接为100毫米,左右搭接为250毫米。通风量为10000立方米/小时,4次/小时。 3.探伤室门外显著位置悬挂规范的“当心电离辐射”标志牌,安装声光报警装置。 4.探伤室内设置足够的急停按钮开关;在适当位置安装监控摄像头,确保监控范围无死角。 5.配置辐射剂量监测仪器等设备,确保工作现场的辐射环境安全。 6.配备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和防护用品,加强对设备和防护装置的检修、维护。 7.洗片过程中产生的废显影液、废胶片等危险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
无变动 | |
|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3#探伤室使用1台4MeV加速器及10台工业X射线探伤机(最大管电压350kV,管电流5mA);4#探伤室使用10台工业X射线探伤机(最大管电压350kV,管电流5mA)。两座探伤室分别配套建设洗片室、危废贮存点。 | 3#探伤室使用9台工业X射线探伤机(最大管电压350kV,管电流5mA);4#探伤室使用10台工业X射线探伤机(最大管电压350kV,管电流5mA)。本项目工业X射线探伤机均为II类射线装置。两座探伤室分别配套建设洗片室、危废贮存点。 |
无变动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待检工件由电动轨道运送至探伤位→贴片→关闭工件防护门、人员防护门→设置照射参数→启动X射线机→通过监控设备密切观察探伤室内情况→检测完毕,关闭X射线机,停止出束→开启工件防护门→工件由电动轨道移出探伤室→洗片→评片 | 待检工件由电动轨道运送至探伤位→贴片→关闭工件防护门、人员防护门→设置照射参数→启动X射线机→通过监控设备密切观察探伤室内情况→检测完毕,关闭X射线机,停止出束→开启工件防护门→工件由电动轨道移出探伤室→洗片→评片 |
无变动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加速器探伤室、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适当,满足相关标准的屏蔽防护要求,各防护门设计有门机联锁装置、急停开关、声光报警装置和“当心电离辐射”标志牌等,各项规章制度较为完备,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墙体及迷道等屏蔽措施有效,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运行是可行的。 | 通过验收监测,工业X射线探伤室建设项目屏蔽效果良好,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值满足相关标准要求;50m评价范围内辐射环境良好。设置有门机联锁装置、急停开关、声光报警装置和“当心电离辐射”标志牌等,各项规章制度较为完备,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均已落实,运行良好。 |
无变动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洗片过程中产生的废显影液、废胶片等危险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 洗片过程中产生的废显影液、废胶片等危险废物,已与**绿源****公司签订危废处置协议,由该公司收集处置。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