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招标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4月22日 09时00分(**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测区)
★一、项目面积和地点:(1)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获取测区点云数据并处理,范围涉及**、**、**、**区域,总面积为27987平方千米(一标段约6991平方千米,范围涉及**市),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数据获取时间以2025年4-6月为主。(2)利用点云数据制作DSM、DEM,成果精度满足1:2000比例尺要求;成图范围按照1:10000比例尺,成果输出要求如下:注:涉及省界的图幅需满幅成图。(3)2米、5米格网1:10000比例尺DEM、DSM需要与已有成果进行接边、点云类成果与已有成果进行接边。 (4)航空摄影期间夜航无需影像,白天飞行需带影像,影像不需要处理。 | ||||
成果类型 | DSM | DEM | ||
格网间距 | 2m | 5m | 2m | 5m |
存储形式 | 格网类 | 格网类 | 格网类 | 格网类 |
点云类 | 点云类 | |||
数量 | 1269幅(一标段331幅) | 1269幅(一标段331幅) | 1269幅(一标段331幅) | 1269幅(一标段331幅) |
★二、技术标准(1)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2)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3)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4)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5)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6)GB/T 27919-2011《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7)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8)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9)CH/T 1007-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10)CH/T 1026-2012《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1)CH/T 3014-2014《数字表面模型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12)CH/T 3023-2019《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3)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14)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15)CH/T 9008.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16)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17)CH/T 9022-201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数字表面模型》(18)MH/T1006-1996《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19)《国家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成果资料整理规定(机载LIDAR数据获取)》****中心,2019(20)《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 | ||||
★三、数学基础(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平面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大地高。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东经123°、126°。(2)DSM和DEM平面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作业区位于3o分带的41带、42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东经123°、126o。成果数据的水平方向坐标前添加投影带号。 | ||||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㈠摄区名称及摄区代号为方便项目数据及文档资料整理归档,本项目摄区名称和摄区代号如下:注:摄区代号中25代表2025年。㈡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1)数据内容:由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组成,按条带存储。(2)数据格式:采用LAS格式存储。(3)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㈢数字表面模型(DSM)(1)数据内容:DSM成果由DSM数据和元数据组成。(2)数据格式:DSM成果包括两类,点云类及格网类。a.格网类成果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 2m格网与5m格网各一套,按1:10000比例尺进行分幅。b.点云类成果采用LAS格式存储,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c.元数据文件采用MDB格式存储。㈣数字高程模型(DEM)(1)数据内容:DEM成果由DEM数据和元数据组成。(2)数据格式:DEM成果包括两类,点云类及格网类。a.格网类成果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2m格网与5m格网各一套,按1:10000比例尺进行分幅。b.点云类成果采用LAS格式存储。c.元数据文件采用MDB格式存储。 | ||||
包号 | 摄区名称 | 摄区代号 | ||
01 | **测区 | 25001 | ||
02 | **测区 | 25002 | ||
03 | **测区 | 25003 | ||
04 | **测区 | 25004 | ||
★五、完成时间(1)项目招标结束后,中标单位应在中标后十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 (2)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雷达数据获取。(3)2025年8月30日前,完成DEM、DSM数据生产。(4)2025年10月30日前,项目成果通过质量检验。(5)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和成果汇交。 | ||||
★六、提交成果1.航摄飞行原始数据;2.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3.2m格网1:10000分幅DEM成果、DSM成果;5m格网1:10000分幅DEM成果、DSM成果4.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总结、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5.按项目设计书要求需要提交的其他成果。 |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测区)
★一、项目面积和地点:(1)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获取测区点云数据并处理,范围涉及**、**、**、**区域,总面积为27987(二标段约6880平方千米,范围涉及**市及**市、**市少部分区域)平方千米,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数据获取时间以2025年4-6月为主。(2)利用点云数据制作DSM、DEM,成果精度满足1:2000比例尺要求;成图范围按照1:10000比例尺,成果输出要求如下:注:涉及省界的图幅需满幅成图。(3)2米、5米格网1:10000比例尺DEM、DSM需要与已有成果进行接边、点云类成果与已有成果进行接边。 (4)航空摄影期间夜航无需影像,白天飞行需带影像,影像不需要处理。 | ||||
成果类型 | DSM | DEM | ||
格网间距 | 2m | 5m | 2m | 5m |
存储形式 | 格网类 | 格网类 | 格网类 | 格网类 |
点云类 | 点云类 | |||
数量 | 1269幅(二标段297幅) | 1269幅(二标段297幅) | 1269幅(二标段297幅) | 1269幅(二标段297幅) |
★二、技术标准(1)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2)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3)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4)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5)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6)GB/T 27919-2011《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7)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8)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9)CH/T 1007-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10)CH/T 1026-2012《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1)CH/T 3014-2014《数字表面模型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12)CH/T 3023-2019《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3)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14)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15)CH/T 9008.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16)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17)CH/T 9022-201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数字表面模型》(18)MH/T1006-1996《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19)《国家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成果资料整理规定(机载LIDAR数据获取)》****中心,2019(20)《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 | ||||
★三、数学基础(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平面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大地高。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东经123°、126°。(2)DSM和DEM平面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作业区位于3o分带的41带、42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东经123°、126o。成果数据的水平方向坐标前添加投影带号。 | ||||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㈠摄区名称及摄区代号为方便项目数据及文档资料整理归档,本项目摄区名称和摄区代号如下:注:摄区代号中25代表2025年。㈡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1)数据内容:由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组成,按条带存储。(2)数据格式:采用LAS格式存储。(3)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㈢数字表面模型(DSM)(1)数据内容:DSM成果由DSM数据和元数据组成。(2)数据格式:DSM成果包括两类,点云类及格网类。a.格网类成果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 2m格网与5m格网各一套,按1:10000比例尺进行分幅。b.点云类成果采用LAS格式存储,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c.元数据文件采用MDB格式存储。㈣数字高程模型(DEM)(1)数据内容:DEM成果由DEM数据和元数据组成。(2)数据格式:DEM成果包括两类,点云类及格网类。a.格网类成果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2m格网与5m格网各一套,按1:10000比例尺进行分幅。b.点云类成果采用LAS格式存储。c.元数据文件采用MDB格式存储。 | ||||
包号 | 摄区名称 | 摄区代号 | ||
01 | **测区 | 25001 | ||
02 | **测区 | 25002 | ||
03 | **测区 | 25003 | ||
04 | **测区 | 25004 | ||
★五、完成时间(1)项目招标结束后,中标单位应在中标后十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 (2)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雷达数据获取。(3)2025年8月30日前,完成DEM、DSM数据生产。(4)2025年10月30日前,项目成果通过质量检验。(5)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和成果汇交。 | ||||
★六、提交成果1.航摄飞行原始数据;2.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3.2m格网1:10000分幅DEM成果、DSM成果;5m格网1:10000分幅DEM成果、DSM成果4.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总结、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5.按项目设计书要求需要提交的其他成果。 |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测区)
★一、项目面积和地点:(1)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获取测区点云数据并处理,范围涉及**、**、**、**区域,总面积为27987(三标段约6828平方千米,范围涉及**市)平方千米,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数据获取时间以2025年4-6月为主。(2)利用点云数据制作DSM、DEM,成果精度满足1:2000比例尺要求;成图范围按照1:10000比例尺,成果输出要求如下:注:涉及省界的图幅需满幅成图。(3)2米、5米格网1:10000比例尺DEM、DSM需要与已有成果进行接边、点云类成果与已有成果进行接边。 (4)航空摄影期间夜航无需影像,白天飞行需带影像,影像不需要处理。 | ||||
成果类型 | DSM | DEM | ||
格网间距 | 2m | 5m | 2m | 5m |
存储形式 | 格网类 | 格网类 | 格网类 | 格网类 |
点云类 | 点云类 | |||
数量 | 1269幅(三标段297幅) | 1269幅(三标段297幅) | 1269幅(三标段297幅) | 1269幅(三标段297幅) |
★二、技术标准(1)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2)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3)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4)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5)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6)GB/T 27919-2011《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7)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8)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9)CH/T 1007-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10)CH/T 1026-2012《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1)CH/T 3014-2014《数字表面模型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12)CH/T 3023-2019《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3)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14)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15)CH/T 9008.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16)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17)CH/T 9022-201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数字表面模型》(18)MH/T1006-1996《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19)《国家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成果资料整理规定(机载LIDAR数据获取)》****中心,2019(20)《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 | ||||
★三、数学基础(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平面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大地高。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东经123°、126°。(2)DSM和DEM平面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作业区位于3o分带的41带、42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东经123°、126o。成果数据的水平方向坐标前添加投影带号。 | ||||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㈠摄区名称及摄区代号为方便项目数据及文档资料整理归档,本项目摄区名称和摄区代号如下:注:摄区代号中25代表2025年。㈡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1)数据内容:由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组成,按条带存储。(2)数据格式:采用LAS格式存储。(3)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㈢数字表面模型(DSM)(1)数据内容:DSM成果由DSM数据和元数据组成。(2)数据格式:DSM成果包括两类,点云类及格网类。a.格网类成果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 2m格网与5m格网各一套,按1:10000比例尺进行分幅。b.点云类成果采用LAS格式存储,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c.元数据文件采用MDB格式存储。㈣数字高程模型(DEM)(1)数据内容:DEM成果由DEM数据和元数据组成。(2)数据格式:DEM成果包括两类,点云类及格网类。a.格网类成果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2m格网与5m格网各一套,按1:10000比例尺进行分幅。b.点云类成果采用LAS格式存储。c.元数据文件采用MDB格式存储。 | ||||
包号 | 摄区名称 | 摄区代号 | ||
01 | **测区 | 25001 | ||
02 | **测区 | 25002 | ||
03 | **测区 | 25003 | ||
04 | **测区 | 25004 | ||
★五、完成时间(1)项目招标结束后,中标单位应在中标后十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 (2)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雷达数据获取。(3)2025年8月30日前,完成DEM、DSM数据生产。(4)2025年10月30日前,项目成果通过质量检验。(5)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和成果汇交。 | ||||
★六、提交成果1.航摄飞行原始数据;2.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3.2m格网1:10000分幅DEM成果、DSM成果;5m格网1:10000分幅DEM成果、DSM成果4.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总结、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5.按项目设计书要求需要提交的其他成果。 |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测区)
★一、项目面积和地点:(1)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获取测区点云数据并处理,范围涉及**、**、**、**区域,总面积为27987(四标段约7288平方千米,范围涉及**市及**市少部分区域)平方千米,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数据获取时间以2025年4-6月为主。(2)利用点云数据制作DSM、DEM,成果精度满足1:2000比例尺要求;成图范围按照1:10000比例尺,成果输出要求如下:注:涉及省界的图幅需满幅成图。(3)2米、5米格网1:10000比例尺DEM、DSM需要与已有成果进行接边、点云类成果与已有成果进行接边。 (4)航空摄影期间夜航无需影像,白天飞行需带影像,影像不需要处理。 | ||||
成果类型 | DSM | DEM | ||
格网间距 | 2m | 5m | 2m | 5m |
存储形式 | 格网类 | 格网类 | 格网类 | 格网类 |
点云类 | 点云类 | |||
数量 | 1269幅(四标段344幅) | 1269幅(四标段344幅) | 1269幅(四标段344幅) | 1269幅(四标段344幅) |
★二、技术标准(1)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2)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3)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4)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5)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6)GB/T 27919-2011《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7)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8)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9)CH/T 1007-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10)CH/T 1026-2012《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1)CH/T 3014-2014《数字表面模型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12)CH/T 3023-2019《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3)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14)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15)CH/T 9008.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16)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17)CH/T 9022-201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数字表面模型》(18)MH/T1006-1996《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19)《国家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成果资料整理规定(机载LIDAR数据获取)》****中心,2019(20)《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 | ||||
★三、数学基础(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平面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大地高。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东经123°、126°。(2)DSM和DEM平面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作业区位于3o分带的41带、42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东经123°、126o。成果数据的水平方向坐标前添加投影带号。 | ||||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㈠摄区名称及摄区代号为方便项目数据及文档资料整理归档,本项目摄区名称和摄区代号如下:注:摄区代号中25代表2025年。㈡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1)数据内容:由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组成,按条带存储。(2)数据格式:采用LAS格式存储。(3)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㈢数字表面模型(DSM)(1)数据内容:DSM成果由DSM数据和元数据组成。(2)数据格式:DSM成果包括两类,点云类及格网类。a.格网类成果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 2m格网与5m格网各一套,按1:10000比例尺进行分幅。b.点云类成果采用LAS格式存储,点云密度≥1点/平方米。c.元数据文件采用MDB格式存储。㈣数字高程模型(DEM)(1)数据内容:DEM成果由DEM数据和元数据组成。(2)数据格式:DEM成果包括两类,点云类及格网类。a.格网类成果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2m格网与5m格网各一套,按1:10000比例尺进行分幅。b.点云类成果采用LAS格式存储。c.元数据文件采用MDB格式存储。 | ||||
包号 | 摄区名称 | 摄区代号 | ||
01 | **测区 | 25001 | ||
02 | **测区 | 25002 | ||
03 | **测区 | 25003 | ||
04 | **测区 | 25004 | ||
★五、完成时间(1)项目招标结束后,中标单位应在中标后十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 (2)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雷达数据获取。(3)2025年8月30日前,完成DEM、DSM数据生产。(4)2025年10月30日前,项目成果通过质量检验。(5)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和成果汇交。 | ||||
★六、提交成果1.航摄飞行原始数据;2.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3.2m格网1:10000分幅DEM成果、DSM成果;5m格网1:10000分幅DEM成果、DSM成果4.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总结、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5.按项目设计书要求需要提交的其他成果。 |